迟迟等不到中方的贺电,日本主动“逼问”,外交部的回应有深意,对外释放信号强烈
最近日本政坛有件事挺热闹:高市早苗刚当上日本首相没几天,就因为一件事急得不行——迟迟没收到中国的贺电银行理财基金。直到10月23日中国外交部开例行记者会,日本记者忍不住直接“逼问”:你们到底会不会给高市早苗发贺电啊?而外交部的回应,看着简单,实则藏着不少深意,对外释放的信号特别明确。
先说说这贺电的事儿有多不寻常银行理财基金。高市早苗上台都整整三天了,中方这边一点发贺电的动静都没有。要知道,她的前任们可从来没受过这待遇:去年石破茂刚当选首相,当天就收到了中方两封贺电;更早的菅义伟、岸田文雄,就算没这么快,也绝对不会拖到三天后。这么一对比,高市早苗这“待遇”在最近几届日本政府里,妥妥是独一份。别觉得贺电只是个礼节,外交上从来没有小事,尤其是国家元首之间的贺电,背后藏着对对方政府的态度——中方迟迟不发,明摆着就是对高市早苗没那么放心。
为啥中方会这么谨慎?看看高市早苗以前的所作所为就懂了银行理财基金。她可是出了名的极右翼政客,反华态度特别明确:不仅公开否认日本二战时的侵略历史,说那是“自卫”(这话说得就离谱,日军都打到别的国家烧杀抢掠了,哪来的“自卫”?),还嚷嚷着要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,想把日本自卫队改成“正规军”;更过分的是,她还敢碰中国的底线,反复说“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”,鼓吹日本要介入台海局势。这些话和事,中方不可能当没看见,自然没法像对她前任那样,一上来就送上贺电。
而且高市早苗自己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,她比谁都想要这封贺电撑场面银行理财基金。刚上台就陷入了“内忧外患”:以前跟自民党一起执政的公明党,因为她重用和安倍、麻生关系近的保守派,直接闹掰退出了执政联盟;没了公明党,联盟力量一下弱了不少,她只能拉“日本维新会”这种同样是右翼的党派来凑数。就连自民党内部,也有不少人质疑她的能力,觉得没了公明党支持,下次选举她肯定得输。无奈之下,她刚上台就得公开道歉,说自己组阁太慢耽误了国事——连自家阵营都团结不了,她太需要中方的贺电来证明“自己的外交没问题”,稳住国内的政治形象了。
展开全文
也正是因为急着要贺电,高市早苗最近终于改了态度,开始对着中方释放示好信号银行理财基金。比如她本来计划要去参拜靖国神社(也就是咱们常说的“拜鬼”),现在直接搁置了;刚当选自民党总裁那会儿,还主动说希望和中方“坦诚对话”;甚至在提前公布的施政演说草案里,把中国称作“重要邻国”,还邀请中方搞“首脑会谈”,说要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她这是读懂了中方的信号——以前那些反华的话不管用了,想拿贺电就得放低姿态。
面对日本记者的追问,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的回应就很有水平:“中方已经根据外交惯例作出适当安排银行理财基金。”就这16个字,看似是按规矩办事,实则把话挑明了——贺电不是不给,但得看你表现。紧接着,发言人还强调了关键:中日是邻居,日方得跟中方“相向而行”,严格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原则,尤其在历史问题上别再瞎扯、在台湾问题上别乱插手,这才是两国关系的根本。
其实中方的心思很清楚:贺电从来不是走个过场的“见面礼”,而是对中日关系未来走向的“认可”银行理财基金。这份认可给不给、什么时候给,主动权完全在中方手里,更准确地说,在高市早苗的实际行动里。如果她还是抱着以前的极右翼想法,不真的跟那些激进言论切割,不拿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中日关系的基础,别说贺电等不到,中日关系想稳定发展也没戏。
毕竟日本政坛早就有“5年换4相”的魔咒,高市早苗现在执政基础这么弱,要是连和中国的关系都搞砸了,能不能干到任期结束都是个问题银行理财基金。所以啊,现在不是中方着急发贺电,而是高市早苗得着急证明自己——光说软话没用,真改了、真做了,才有可能让中日关系回到正轨,也让自己的首相位置坐得稳一点。







评论